实验场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数据共享平台
Active Tectonics and Seismic Geological Data Sharing Platform

川滇地区三维断层模型

  • 最新更新时间
    2024-11-18
  • 数据量
  • 数据访问量
    650
  • 数据共享方式
    协议共享

数据基本信息

所属分类: 地震专题数据
数据标识: doi
时间范围: 2021-2024年
空间范围: 97.5°-105.5°E,21°-32°N

数据集制作者信息

制作者: 鲁人齐
邮   箱: lurenqi@163.com
单   位: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川滇地区三维断层模型

数据摘要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在“十三五”科研项目成果的基础上,依托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000600、2018YFC1504100)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已有活动断裂结构,通过多元约束方法和三维构造建模系列技术,基于SKUA-GOCAD软件平台,构建了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三维模型v2.0。该套模型完成了约160条活动断裂的三维模型研制工作,包括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以及红河断裂带等主要活动块体边界断裂;针对金沙江下游的向家坝-溪洛渡水库,建立了主要活动断裂三维模型,为该地区强震危险性模拟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数据产生或加工方法

以川滇地区活动断裂地表调查和填图迹线为基础、结合地震学观测结果(小震精定位和震源机制解)、以及各类地球物理探测资料(人工反射地震、重/磁/电)、不同尺度的台站观测数据(三维Vp/Vs速度结构和模型),运用构造解析的定量研究方法(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平衡恢复、数值模拟等),基于SKUA-GOCAD三维建模软件和平台,以多源数据为约束,通过多元技术方法研制川滇实验场活动断裂的三维模型。

数据质量说明

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三维模型v2.0的精度,将约束活动断裂几何形态的数据资料划分为不同类型,并且半定量地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密度:基于无人机和LiDAR等高精度地形数据解译获得的主要断裂地表迹线,其分辨率在25 m以内;结合小震精定位数据,主要活动断裂带的控制节点在5 km以内,部分数据资料缺少的断裂带控制节点在10-20 km不等。

数据生产者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鲁人齐、张金玉、王伟、吴熙彦、徐芳、孙晓; 河海大学:王毛毛、闫兵; 中山大学:李志刚、孙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徐锡伟、何登发; 天津大学:刘静。

数据来源

(1)川滇地区活动断裂地表迹线(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断层数据中心、四川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

(2)川滇地区小震重定位和震源机制解数据(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3)人工地震反射剖面或数据(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4)川滇地区三维公共速度模型V2.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5)其它地球物理探测、观测资料(已公开发表的资料)。


数据引用方式

1.Lu, R. Q., Zhao C. P, Zhang J.Y., et al., 2023. 3D fault model and seismotectonics indicate the potential seismic risk in the Daliang Mountains,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https://doi.org/10.1144/jgs2023-136.

2.Lu, R. Q., M. M. Wang, Z. G. Li, and J. Liu-Zeng. 2022. Three-Dimensional Community Active Faults Models of CSES, in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Ongoing Practice Y.-G. Li, Y. Zhang and Z. Wu (Editors),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Singapore, 91-109, doi: 10.1007/978-981-16-8607-8_5.

3.Lu Renqi, Yiduo Liu, Xiwei Xu, Xibin Tan, Dengfa He, Guihua Yu, Minggang Cai, Xiyan Wu. 2019.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lithospheric structure under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Implications for the active tectonics and seismic hazards. Tectonics, 38, 1292-1307.

4.Lu, Renqi and J. Liu-Zeng., 2019. The fault model in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 V1. CSES Scientific Products. doi:10.12093/04md.02.2019.02.v1.

5.鲁人齐,房立华,郭志等.2022.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Ms 6.1级强震构造精细特征.地球物理学报,65(11):4299-4310,doi: 10.6038/cjg2022Q0438.


成果反馈

        为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应用情况,请及时反馈成果信息